成大事的人,沒有玻璃心

核心提示:金一南教授在《心勝》這本書的扉頁上有這樣一句話:“戰勝對手有兩次,第一次在心中。”面對難以預測的困難與機遇時,堅強意志與信念,是奪取勝利的第一步。而有些人,之所以總是與成功失之交臂,很多時候并不是因為

金一南教授在《心勝》這本書的扉頁上有這樣一句話:“戰勝對手有兩次,第一次在心中。


面對難以預測的困難與機遇時,堅強意志與信念,是奪取勝利的第一步。而有些人,之所以總是與成功失之交臂,很多時候并不是因為能力不足,而是因為心像玻璃一樣脆弱。


“玻璃心”的人,對他人的言行過于敏感,情緒特別容易波動。領導的一次批評,客戶的一次拒絕,他就開始抱怨對方不認可自己;同事提一些建議,他就覺得是故意針對自己。太多時候,都把寶貴的能量耗費在了不必要的“感性的煩惱”上,而錯過了成長的機會。


反觀那些皮實的人,面對批評和指責,知錯就改,從哪里跌倒就從哪里爬起來;面對壓力和挑戰,蒸不熟、煮不爛,捶不扁,砸不破,沉得住氣,扛得了事兒。


01

日本經營之圣稻盛和夫有句名言,“覺得不行的時候,才是工作的開始”。


稻盛先生在創辦京瓷后不久,為了讓企業活下去,需要不斷去開拓新客戶,經常上門推銷。當時剛成立的京瓷既沒有名氣和信譽,又沒有實績,因此,推銷時總是被冷淡拒絕。


其中一次最為屈辱的經歷,是拜訪某知名大型機電廠家。稻盛先生一心只想見到對方制造部門的技術人員,某一天突然上門拜訪,結果直接被安保拒之門外:“我們不接待沒有預約的突然來訪。”


但稻盛先生仍不死心,又拜訪了很多次,最終好不容易見到了相關的技術人員。


然而,這位技術人員毫不客氣地一口回絕了:“像京瓷這樣,沒有實績、沒有知名度的企業,我們絕對不可能采購你們的產品。”


接二連三的受挫,讓稻盛先生毫無頭緒,同行的年輕銷售員也變得心情沮喪。



這時候,稻盛先生心想,自己作為領導,絕不能垂頭喪氣。于是提振精神地說:“被拒絕的時候才是工作的開始,思考如何打開困難局面,正是我們的工作。


最終,憑借決不放棄、堅韌不拔的斗志,京瓷從這家似乎不可能取得訂單的公司手里拿到了訂單。


當下也是一樣,經濟處于調整時期,各行各業的競爭壓力陡然增加,贏得訂單比之前更加艱難了,被客戶拒絕了,被客戶壓價了,該怎么應對呢?抱怨環境,抱怨客戶,否定自己,就此躺平嗎?

市場不相信眼淚,市場也不會在乎誰的玻璃心。艱難時期,擁有強者基因的人,不會自怨自艾,不會自我放棄,他們會以一顆大心臟應對外界的不理解,甚至嘲諷,失敗了就去分析,去復盤,去找準客戶內心最深處的渴望,不斷探索,不斷精進,直至拿下訂單。



02


有人說,玻璃心的人,敏感、脆弱,都是因為把“我”看得太重。


成大事的人,心中想的永遠都會是“事比我大”,行動起來經常是“大我”閃耀的狀態,意識到自己有問題時,不會固執地維護自己的面子;聽到他人真實的反饋,真誠的建議時,不會覺得被傷害,也不會覺得被冒犯。


相反,他會說:“我錯了,我可以改”“你說得很有道理,那有什么好的建議能幫助我做得更好嗎?”


他永遠都是成長型思維,相信自己內心有無盡的寶藏可以開發。

人生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即使你當下很弱小,或者身陷低谷,但一樣可以不斷向上生長,只要不放棄心中的理想。


1995年,馬云從杭州來到北京,宣傳要做中國的信息高速公路,很多人都稱他為“黃頁騙子”,不知道遭遇過多少白眼和拒絕。

他說:再過幾年,北京就不會這么對我,再過幾年你們都會知道我是干什么的。


二十年后,不輕言放棄的他做到了,這才是一個強者真正的自尊。


凡功成名就者,無不是在心上磨、事上煉。狹路相逢勇者勝,勇者相逢智者勝,智者相逢義者勝,義者相逢道者勝。


唯有把玻璃心投入熔爐,百煉成鋼,才能造就一顆無堅不摧、閃閃發光的鉆石心。

?
[ 資訊頭條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