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分類
新疆烏蘇:生物基聚酰胺的小產業與大未來
發布日期:2018-11-05
來源:互聯網 瀏覽次數:477
核心提示:新疆烏蘇:生物基聚酰胺的小產業與大未來
隨著生物新型紡織材料項目的落戶,在位于新亞歐大陸橋沿線的新疆烏蘇市,生物基紡織材料正搭載中歐班列遠銷歐洲,不僅創造了農民增收新途徑,也使生物基紡織材料逐漸成為“一帶一路”上中國紡織品的新名片。
“拉進去是一車玉米、秸稈,出來居然成了紡織材料。”烏蘇市西大溝鎮村民馬國義感到不可思議。最近兩個月來,自家地里種的玉米不再當糧食、飼料賣,卻在生產尼龍等紡織材料的工廠里找到了新角色。
變化始于上海凱賽生物新型紡織材料項目落戶烏蘇。2016年,凱賽與烏蘇市簽約,在烏蘇化工園區開工建設化纖產業園,聚酰胺和二元酸等材料是該園區的主要產品。
“聚酰胺,就是尼龍,傳統的尼龍是通過石油基材料提煉制造的。”而現在聚酰胺使用生物基材料,綠色、環保、可再生。原料就是農民地里的玉米、小麥和秸稈,一年預計可收購三四十萬噸。”
烏蘇市是新疆玉米、棉花等大宗作物重要產地之一,具備原料優勢。馬國義說,“我們村里2000畝地,大多種玉米,以前種玉米一畝地頂多掙六七百元,還怕賠錢,現在賣進工廠一畝地能掙1000多元。”
除為農民開辟創收新路外,產業園的建設為國內高端生物基紡織在產業化方面辟出新路。特別是開發出的生物基戊二胺和生物基聚酰胺系列新材料與產品,不僅比傳統的尼龍66物理性能好,還能運用在汽車、電子、醫藥等行業。
“相比石油化工,生物制造還是小產業,但生物基材料的廣泛應用正逐漸成為趨勢,我們眼前是大未來。”
合作 QQ:1710522454
合作熱線:18915568966(陳小姐) 18962517333(寧小姐)
- 下一篇:盛威科提高在美國和加拿大的產品價格
- 上一篇:上膠量到底應該如何控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