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分類
制造業增值稅下調3%的影響
發布日期:2019-03-13
來源:互聯網 瀏覽次數:1892
核心提示:制造業增值稅下調3%的影響
增值稅改革再進一步。2017年以來,我國進行了兩輪增值稅改革,改革實施后,增值稅收入及增速均有所下降,這表明增值稅的改革效果比較立竿見影。因此,進一步改革增值稅,降低實體經濟稅負成本的空間還不小。在2019年兩會上,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明確表示,要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普惠性減稅與結構性減稅并舉,重點降低制造業和小微企業稅收負擔。深化增值稅改革,將制造業等行業現行16%的稅率降至13%,將交通運輸業、建筑業等行業現行10%的稅率降至9%,確保主要行業稅負明顯降低;保持6%一檔的稅率不變,但通過采取對生產、生活性服務業增加稅收抵扣等配套措施,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繼續向推進稅率三檔并兩檔、稅制簡化方向邁進。
制造業增值稅下調3%的實際影響
增值稅率改革的行業影響比較復雜。未來,增值稅改革會堅持普惠性減稅和結構性減稅相結合,重點減輕制造業和小微企業負擔,支持實體經濟發展。與此同時,輔之以降低企業社保繳費負擔、下調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等降費舉措,并清理規范地方收費項目,加大對亂收費查處和整治力度。我們以將制造業等行業現行16%的稅率降至13%,將交通運輸業、建筑業等行業現行10%的稅率降至9%,保持6%一檔的稅率不變作為基準情形,利用投入產出法測算了本次增值稅下調的實際影響。
3.1 增值稅下調的實際影響:基于投入產出表的測算方法
由于投入產出表揭示了國民經濟各行業間的投入產出關系,因此,我們利用投入產出表測算增值稅調整的實際影響。我們只需要確定銷項稅基、銷項稅率、進項稅基、進項稅率即可以大致測算出增值稅調整的實際影響。
首先,我們按照國家稅務總局的有關規定確定各個行業適用的銷項稅率。在此過程中,由于稅務部門征稅范圍與投入產出表中的行業分類并不存在完全的對應關系,主要是一些行業的產品或者服務可能涉及多個稅率。對此,我們首先將投入產出表中的行業與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大類行業進行匹配,在此基礎上,再根據國稅總局公布的稅率進行行業銷項稅率的初次確定。其次,對于可能涉及多個稅率的行業,我們在加權平均的基礎上,進行適當調整,調整的一個主要原則是在國稅總局稅率規定的基礎上,保證各行業增值稅稅負均大于零。在確定完各行業銷項稅率后,我們以各行業生產過程中中間投入的行業來源除以中間投入為權重,再乘以第一步確定的各行業稅率確定加權進項稅率。最后,我們用各行業總產出與存貨增加的差作銷項稅基,中間投入作進項稅基,然后根據以下公式即可以算出基于投入產出表視角下的各行業增值稅情況:
增值稅=(行業總產出-存貨增加)×銷項稅率/(1+銷項稅率)-中間投入×加權進項稅率/(1+加權進項稅率)
加權進項稅率=各行業銷項稅率×中間投入各行業占比
3.2 增值稅調整的經濟影響
測算結果顯示,在將制造業等行業現行16%的稅率降至13%,將交通運輸業、建筑業等行業現行10%的稅率降至9%,保持6%一檔的稅率不變的情況下,全行業增值稅減稅幅度為5.90%。2018年全年增值稅為61529億元的情況下,稅率的調整能使減稅規模達到3632億元,占2018年GDP的0.40%。
一般來說,減稅后,企業為了提高市場占用率,會傾向于降低銷售價格,從而使消費者也可以享受到部分減稅紅利。減稅額在企業部門與居民部門的分配比例,則將取決于企業對價格的掌控力以及消費者的議價能力。
如果減稅全歸企業部門,且企業將減稅所得全部用于投資。以2018年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56.8%作為全行業資產負債率代理變量,加之2017年固定資產投資到資本形成的轉化率為54%,3632億元的減稅額,可以形成8407億元的固定資產投資與4540億元的資本形成,從而拉動投資增速1.28%,帶動GDP增速提高0.50%。如果減稅全歸居民部門,且居民將減稅所得全部用于消費,3471.2億元的減稅額將直接拉動GDP增速提高0.40%。
3.3 增值稅調整的行業影響
我們以應交增值稅/銷項稅基作為行業實際稅負的衡量指標,測算結果顯示,所有制造業稅負都會有所降低,服務業、農業、采掘與的稅負會有所上升。其中,石油、煉焦產品和核燃料加工品、食品和煙草、非金屬礦物制品、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品、紡織品、廢品廢料、其他制造產品業的稅負均下降超過1個百分點。儀器儀表、金屬制品、專用設備、通用設備、交通運輸設備、電氣機械和器材、通信設備、計算機和其他電子設備等裝備制造業稅負的下降也都較為明顯。
3.4增值稅調整的上市公司影響
我們用營業收入作為上市公司銷項稅基,營業收入與直接消耗系數的乘積作為進項稅基,銷項稅率與進項稅率沿用上文結果,計算稅率調整對上市公司的影響。其中,我們以應交增值稅/營業收入作為上市公司的實際稅負的衡量指標。測算結果同樣顯示,制造業的上市公司稅負會有所降低,服務業、采掘業稅負會有所上升。其中,食品和煙草、紡織品、紡織服裝鞋帽皮革羽絨及其制品、木材加工品和家具、造紙印刷和文教體育用品、石油、煉焦產品和核燃料加工品、化學產品、非金屬礦物制品、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品、金屬制品、通用設備、專用設備、電氣機械和器材、通信設備、計算機和其他電子設備、儀器儀表、其他制造產品的上市公司稅負會下降、利潤會增加。不過,由于進項稅抵扣的減少,農林牧漁產品和服務、煤炭采選產品、石油和天然氣開采產品、金屬礦采選產品、非金屬礦和其他礦采選產品、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燃氣生產和供應、水的生產和供應、建筑、批發和零售、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住宿和餐飲、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金融、房地產、租賃和商務服務、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教育、衛生和社會工作、文化、體育和娛樂、行業的上市公司稅負會增加、利潤會減少。
?
?